11月15日,云南省女企协培训部和大健康专委会共同走进褚橙庄园,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创业女性精神寻根之旅。而我作为曲靖生日蛋糕领导品牌遇见小公主的创始人,怀揣着敬仰与求索之心,一起走进了位于哀牢山深处的褚橙庄园。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,更是一场与传奇的对话,一次对创业精神的深度“寻根”。与褚时健夫人、褚橙品牌共创者马静芬女士的面对面交流,让我对“创业”二字有了超越成败的、更为厚重和坚韧的理解。
感悟一:创业,是向死而生的坚韧
这一次行程最打动我的,不是褚老75岁高龄创业的“励志故事”本身,而是这个故事背后那种 “向死而生”的坚韧。
马静芬女士回忆道,初上哀牢山时,面对的是2400亩的荒山,基础设施全无,生活条件极其艰苦。资金链断裂、技术难题、家人的不解……任何一项都足以压垮一个年轻人,更何况是一位古稀老人。但褚时健没有退路,也从未想过退路。他把自己“种”在了山里,像研究卷烟工艺一样,一头扎进土壤、气候、肥料和剪枝的技术里。
我在想我们这代创业者,常常谈论风口、模式、融资,却很少谈论‘坚持’。褚老的故事告诉我们,真正的创业,不是在顺境中能跑多快,而是在绝境中能扛多久。当你觉得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,恰恰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。这种坚韧,是创业者的‘脊梁’。
感悟二:品牌,是时间与诚意的沉淀
马静芬女士分享了“褚橙”品牌塑造的历程。她强调,褚橙的成功,不是靠营销炒作,而是靠实实在在的 “产品主义” 。褚老坚持用6年时间让果树自然成熟,不催熟、不投机取巧。他对甜酸度、果皮厚度、化渣率都有近乎偏执的要求。
正是这种对产品极致的打磨,才让一颗普通的冰糖橙,变成了有故事、有品质、有信誉的“褚橙”。马静芬女士则用她的智慧和艺术感,将这份品质包装、传播出去,赋予了它品牌的生命力。
于是我明白了,品牌不是广告打出来的,是时间和诚意‘种’出来的。在浮躁的市场里,能静下心来,像工匠一样打磨产品,才是建立长久品牌的根基。褚橙卖的不仅是橙子,更是一种‘认真做事’的精神承诺。这对我们做实体产业的女性来说,是莫大的鼓舞。
感悟三:伴侣,是事业路上最坚实的“合伙人”
在现场视频的播放中,马静芬女士作为创业伴侣的角色,给了我另一重深刻的触动。从褚老辉煌时的默默支持,到低谷时的风雨同舟,再到哀牢山上的并肩创业,马静芬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,更是事业上最不可或缺的“合伙人”。她以柔克刚,弥补了褚老性格中的刚硬,在管理、品牌和对外沟通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马静芬女士让我看到了女性在创业团队中的独特价值——韧性、包容与整合力。创业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。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或合伙人,彼此信任,优势互补,才能在漫长的创业征途中走得更稳、更远。她本身就是一部‘女性力量’ 的生动教材。
感悟四:传承,是精神而非资产的延续
褚橙庄园留给世人的,不仅仅是现代化的庄园和一個成功的品牌,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。褚时健和马静芬,他们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“做事”,什么是“做人”。这种无论年龄、无论境遇,始终不向命运低头、兢兢业业做好本分的精神,激励着无数后来的创业者。
这次参观,对我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。作为新一代的创业女性,我将带着这份感悟回到曲靖,回到我的事业中。
我们或许无法复制褚橙的成功,但我们可以传承这种‘顶天立地’的创业精神:在顺境中埋头做事,在逆境中抬头看路,永远相信土地的力量,相信时间的力量,更相信‘认真’二字的力量。
